安康太伦新材料有限公司

公司突出创新引领,聚焦做强碳基材料主业,分阶段持续推动碳制品高质量发展。

MORE +
安康太伦新材料有限公司

公司突出创新引领,聚焦做强碳基材料主业,分阶段持续推动碳制品高质量发展。

MORE +
scroll down

PRODUCTS

产品中心

高功率电极糊是一种用于冶炼过程中的重要材料,主要由无烟煤、焦炭、石油焦等原料干混后加入粘结剂(如沥青、煤焦油)混捏制成。


高功率电极糊

高功率电极糊是一种用于冶炼过程中的重要材料

电极糊

电极糊是用粘接剂把固体碳素材料粘结起来

电极糊

电极糊是用粘接剂把固体碳素材料粘结起来

电极糊

电极糊是用粘接剂把固体碳素材料粘结起来

电极糊

电极糊是用粘接剂把固体碳素材料粘结起来

电极糊

电极糊是用粘接剂把固体碳素材料粘结起来

电极糊

电极糊是用粘接剂把固体碳素材料粘结起来

电极糊

电极糊是用粘接剂把固体碳素材料粘结起来

等静压石墨

等静压石墨是一种高纯度、高密度、高强度的人造石墨材料

锂电负极箱板炭材

主要用于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石墨化生产
所有产品 +

产品系列

高功率电极糊是一种用于冶炼过程中的重要材料,主要由无烟煤、焦炭、石油焦等原料干混后加入粘结剂(如沥青、煤焦油)混捏制成。

高功率电极糊

高功率电极糊

电极糊

电极糊

电极糊

电极糊

电极糊

电极糊

所有产品 +

ABOUT US

安康太伦新材料有限公司


安康太伦新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,投资2.05亿元建成年产15万吨高功率电极糊、5万吨负极材料石墨化箱板、1万吨特种石墨等炭素生产设施。公司地处南水北调水源地汉江上游,秦巴腹地、三沈故里—汉阴县,是省级重点企业,注册资本3000万元,现有员工70人,其中正高级教授1名,副高级教授3名(含1名碳素材料工程高级工程师)。公司与全国炭石墨材料研制的知名高校湖南大学、西北大学、安康学院等高校开展了产学研用深度合作,建有汉阴县专家工作站、博士专家工作站、安康市炭石墨特种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。 公司突出创新引领,聚焦做强碳基材料主业,分阶段持续推动碳制品高质量发展。电极糊产品已畅销重庆、陕西、宁夏、贵州等铁合金大省,客户包括国家电投、五矿集团等央企,并远销巴基斯坦、越南、印尼等国家。

查看详情 +
2021

公司成立于

3000

注册资本

70 +

公司员工

15 万吨

年生高功率电极糊

5 万吨

年生产石墨化箱板

EQUIPMENT

设备中心

公司具有年产15万吨高功率电极糊、5万吨负极材料石墨化箱板、1万吨特种石墨等炭素生产设施。


CIP1850/4650-160 冷等静压机

CIP1850/4650-160 冷等静压机

双层预热混捏系统

双层预热混捏系统

电极糊成型机

电极糊成型机

电极糊成型机

电极糊成型机

偏光显微镜

偏光显微镜

电阻率测试仪

电阻率测试仪

NEWS

新闻资讯

公司突出创新引领,聚焦做强碳基材料主业,分阶段持续推动碳制品高质量发展。


大型电炉自焙电极常见故障有哪些?

  在冶金工业生产中,大型电炉自焙电极作为关键部件,其稳定运行直接影响生产效率。本文将通过实际工况分析,介绍几种典型故障现象及其形成原因。  电极断裂是最常见的故障类型之一。这种情况多发生在电极连接部位,往往由于机械应力集中或热应力不均导致。操作过程中电流波动过大也会加剧断裂风险。预防措施包括定期检查连接部位的紧固状态,保持稳定的电流输入。  表面氧化现象会显著降低电极导电性能。当电极暴露在高温含氧环境中时,表层碳材料会与氧气发生反应。这会导致接触电阻升高,进而影响电炉的热效率。通过调整保护气体成分和优化电极插入深度,能有效缓解这一问题。  电极消耗异常加快也是需要关注的情况。当电极直径缩减速度超出正常范围时,可能与炉内化学反应加剧或电弧分布不均有关。监控电极消耗速率,配合调整炉料配比和供电参数,有助于维持电极的正常使用寿命。  电极位置偏移会造成电弧不稳定。这种故障通常源于机械固定装置松

大型电炉自焙电极断裂怎么处理?

  当大型电炉自焙电极发生断裂时,首先应立即切断电源并停止加料。通过观察断口形态可初步判断原因:平整断口通常由机械应力过大导致,而层状断口则多与焙烧工艺异常有关。处理时需使用专用夹具固定残留电极,避免电极筒体变形,同时清理炉内散落的电极碎块防止短路。  核心处理流程  对于直径600mm以上的自焙电极,推荐采用阶梯式对接修复技术。将断裂面打磨成45度斜面,使用石墨糊料填充接缝,通电后以每分钟3-5℃的速率缓慢升温至焙烧温度。此过程中需持续监测电极圆周温度差,控制在±15℃范围内。修复后通电应分阶段加载电流,起始负荷不超过额定值的30%。  关键预防措施  保持电极糊料填充密度在1.6-1.7g/cm³区间可有效降低断裂风险。日常操作中需特别注意电极压放制度,建议每8小时测量一次电极消耗量,当单相电极消耗速度超过其他两相20%时,需调整三相电流平衡。电极筒体焊接部位应每生产周期进行超声波探伤

大型电炉自焙电极的电流密度如何控制?

  在冶金工业生产中,电炉自焙电极的电流密度直接影响着设备运行稳定性和能耗水平。电流密度过高会导致电极过早消耗,过低则影响冶炼效率,掌握其控制原理对生产管理具有重要意义。  电流密度的本质是单位截面积通过的电流量,其数值与电极直径呈反比关系。实际操作中需要通过监测电极表面温度分布来判断密度状态,当局部温度超过350℃时往往存在密度不均问题。现代电炉通常配备红外热像仪进行实时监测,结合PLC系统自动调整电流参数。  控制电流密度的核心在于保持电极烧结区与消耗区的平衡。当电流密度维持在8-12A/cm²区间时,电极能够形成稳定的锥形烧结带。具体调节手段包括:首先优化电极糊配方,确保其电阻率与冶炼工艺匹配;其次调整电极压放速度,一般控制在20-30mm/h范围内;通过三相电流平衡装置确保各相电极负荷均匀。  环境因素对电流密度的影响不容忽视。炉内温度波动会导致电极电阻变化,雨季空气湿度增加可能引

大型电炉自焙电极插入深度的调节要点

  电极插入深度的合理调控直接影响电炉运行效率和能耗表现。实际操作需综合考虑电流分布、炉温平衡及电极消耗速率三方面因素,其技术原理基于焦耳热效应与电弧稳定性的动态平衡。  物理参数的基准设定  电极插入深度通常控制在熔池表面至电极末端距离的1/3至1/2区间。对于直径800mm的标准自焙电极,每10cm深度变化会导致炉内温度梯度改变约15-20℃。电流密度维持在6-8A/cm²时,电极插入过浅可能引发电弧不稳定,表现为电压波动超过额定值5%;过深则易造成炉底过热,加速耐火材料损耗。调节前需确认三项基本参数:电极直径、炉膛有效容积及当前输入功率。  动态调节的操作方法  调节过程采用"观察-微调-稳定"的循环模式。通过观察电极糊柱高度变化(建议保持2-3米糊柱余量)和炉气颜色(正常应为淡蓝色),配合红外测温仪监测电极周围温度场分布。每次调节幅度不宜超过5cm,调节间隔至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