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型电炉自焙电极的基本结构包含哪些部件?
这里是标题一h1占位文字
发布时间:
2025-08-18
大型电炉自焙电极作为矿热炉的核心部件,其结构设计直接影响冶炼效率与安全运行。该电极系统采用分层组合设计,主要构件包括电极壳体、导电元件、密封组件及辅助装置四大部分。 电极壳体由冷轧钢板焊接成圆筒形结构,表面设有纵向加强筋片。这种设计既保证机械强度又便于烧结过程中的热量传导,钢板厚度通常为1.2-2mm,筋片高度控制在15-25mm范围内。壳体内填充电极糊混合物,主要成分为无烟煤、焦炭骨料与沥青粘结剂,在电炉运行中通过温度梯度完成从糊状到烧结态的转化。 导电系统包含多层钢制导电元件,采用侧插或上插式布局。侧插结构通过水平排列的阳极棒实现电流导入,每层钢棒间距保持15-20cm;上插式则采用垂直分布的铝钢复合棒,其端部与水平母线形成压力接触。现代复合电极还会在中心设置石墨芯棒,通过专用抱闸装置与外部钢筒形成双重导电通道。 密封组件涉及电极壳接缝处的铆接工艺与防氧化涂层。铝制外壳采用重
大型电炉自焙电极作为矿热炉的核心部件,其结构设计直接影响冶炼效率与安全运行。该电极系统采用分层组合设计,主要构件包括电极壳体、导电元件、密封组件及辅助装置四大部分。
电极壳体由冷轧钢板焊接成圆筒形结构,表面设有纵向加强筋片。这种设计既保证机械强度又便于烧结过程中的热量传导,钢板厚度通常为1.2-2mm,筋片高度控制在15-25mm范围内。壳体内填充电极糊混合物,主要成分为无烟煤、焦炭骨料与沥青粘结剂,在电炉运行中通过温度梯度完成从糊状到烧结态的转化。
导电系统包含多层钢制导电元件,采用侧插或上插式布局。侧插结构通过水平排列的阳极棒实现电流导入,每层钢棒间距保持15-20cm;上插式则采用垂直分布的铝钢复合棒,其端部与水平母线形成压力接触。现代复合电极还会在中心设置石墨芯棒,通过专用抱闸装置与外部钢筒形成双重导电通道。
密封组件涉及电极壳接缝处的铆接工艺与防氧化涂层。铝制外壳采用重叠铆接方式,接缝处涂抹耐高温密封胶,工作温度区间为200-600℃。部分设计会在壳体内衬隔热材料,减少烧结区热量散失。辅助装置主要包括压放机构和升降系统,液压驱动的波纹管压力环能精确控制电极下放速度,升降机构采用双油缸同步设计,定位精度可达±2mm。
这种结构在铁合金电炉中可实现边使用、边接长、边烧结的连续作业模式。电极壳既作为糊料的容器,又在焙烧初期承担导电功能,当烧结完成后则转变为炭素电极的增强骨架。各部件协同工作使电极消耗速率与烧结速度保持动态平衡,典型工况下日均消耗高度维持在1.5-3cm范围。
关键词:
大型电炉自焙电极
上一页